close

亞當·斯密在1759年發表了《道德情操論》,隔了17年,也就是到了1776年才發表《國富論》。《道德情操論》是亞當·斯密整個理論框架的一個總和,一個總的體現,《國富論》是當中的一部分。

 

人性自私,同時具有同情心和愛心

人是自私的,那些完全不自私的人,連自己都不愛的人,自暴自棄的人,這種人在社會上是不受尊重的。但人不僅僅是自私的,他們同時也具有同情心,也就是有設身處地的一種能力。“人的同情心,是隨著人與人之間距離的拉遠而急速下降的。”

 

人際互動二分法:小圈子靠愛心,大世界靠市場

人是自私的,他有同情心,它能夠愛,但是愛是非常有限的,隨著人與人的距離的拉開,愛就會下降。我們不能靠愛,愛是不夠的。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市場。市場是陌生人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地方。

所以,我們每天之所以能夠吃上晚飯,不是因為麵包師,不是因為屠夫,他們愛我們,他們的慈善,而是因為他們要自私自利,他們要追求他們的利益。每當我們跟他們做生意的時候,我們不說我們自己需要什麼,而是說他們需要什麼。

 

商業才是最大的慈善,所以我們看到的,是這樣一個連續的光譜:

人是自私的 >>  但是 他擁有愛心 >>  一個人的愛心有限,無法無限度的擴張  >> 這時我們需要一個陌生人互助的平臺,加快愛心的共享與流動,這就是市場。

 

每日思考題: 你認為,市場經濟會不會讓人情變得淡薄?

[變的熱絡]

彼此的需求中帶有善意。人雖然自私卻還保有同情心。

人因為需求而相聚,各取所需時會拉近彼此的距離。比如說男生看到一個女生很漂亮,為了繁衍後代,跑去對女生獻殷勤;女生同時為了安全的繁衍,在交付自己時,也會選擇一位自己想要的男人。當兩人極靠近成為家人時,人情就不會淡薄。

再比如說我之前去買早餐,每天都光顧同一家店買相同的饅頭,前面幾次我們都是很禮貌的相互交換需求;幾個月後,當她看到我騎車在她店門口停車時,就自動把饅頭拿出來,並跟我寒暄幾句;而後續那間店因火災出現救護車時,我也一樣很擔心老闆娘的安危。

[變的冷陌]

人們保持自私,卻不保持同情心。當買賣的一方為求取利益的最大化,忽略自己的同情心時,有同情心的人就會更為疏遠。

比如說之前在某間店買電子零件,買回後才發現元件的接腳氧化(因為店家為將利益),這時如果有其它店可選擇,價格也不會差太多,就會直接捨棄第一間。

 

[網友回覆]

經濟學中所謂的自私,其實是利己主義,既Self-interest,並不貶義。這裡自私的意思是,在經濟活動中,人的目標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捐錢這種慈善行為,看起來似乎與自私的本性完全是矛盾的,但其實自私的本性仍然是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捐錢選擇。因為自私就是以最小代價達成最好結果。

 

愛心的針對性

我們可以粗略的從兩個維度來考察人情味的變化,一是生活中和熟人發生協作的頻率和深度,二是內心裡對熟人關係的重視度。市場經濟最直接的發展成果就是促進分工,擴大協作。

在過去的熟人社會中,人的生產生活依賴於小圈子內與熟人的協作,比如男耕女織,因此濃厚的人情味能成為生活中的潤滑劑和調味品。而在現代社會,人與人的分工不僅局限在生產領域,更是深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在人與人的會面中間隔著電子產品,無法直接面對面溝通,彼此少了許多協作的機會。而協作少了必然會降低熟人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反映成你的內心體驗,就自然是不再那麼看重這些人情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查理王 的頭像
    查理王

    Charlie King的部落格

    查理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