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市场力量造就铅笔神话
一支铅笔如此神奇,它到底有几个意思?
1.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了制造一支铅笔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怎么样才能造一支铅笔,这些知识从来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的大脑里面。没有单个人知道怎么做铅笔,但是这支铅笔却做出来了。这是它神奇的第一个地方。
2.每一个参与生产铅笔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努力会导致一支铅笔的产生,每个人只是做他手头上的事情。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铅笔是什么,有些人根本就不需要铅笔,但是他们的努力,却使得铅笔能够自动自觉地生产出来了。
3.生产铅笔的这些人,生活在世界各个不同的角落,他们互相不认识,说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互相不理解,有时候互相看不起,有时候互相敌视,甚至可能互相打过仗。但这没关系,他们能够共同合作,把一支铅笔造出来。
4.更神奇的是,虽然一支铅笔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努力,积聚着一代一代人的知识,但是我们购买一支铅笔,所要支付的代价是微乎其微的。我只要上几分钟课,赚到的钱就可以买一支铅笔。
分工协作强于自给自足,这是充分发挥不同个体和不同群体比较优势的结果。
 
 
[課堂思考]
现代社会的分工和合作已经到达如此精细和复杂的程度,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穷人呢?
 
[我的回答]
像寶成製鞋的產業,工廠為了加速生產,將一雙鞋複雜的製作流程分拆為幾個站別,每個站別的人只需簡單幾個步驟就能處理完,因為需求量大所以雇用大量的勞工共同協作,這時機會成本低的人就會一直熟練地做這些工作換取薪資,這時人們會為了求生存而努力。但怕突如其來的意外造成惡性循環,比如天災、機器設備取代等,原本的需求消失,有些人因為能力不夠稀缺、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被淘汰,最後就是成為窮人。
 
[網友回答]
一,群体竞争优势大于个人竞争优势。万维刚老师曾经提过,国民智商要比个体智商更有竞争力。这是限于协作价值,强强联合产生几何倍数的效果,强弱联合则是被拖累。很多贫穷国家,恰恰是积贫积弱,恶性循环,即使有部分精英群体也无济于事。在扶贫工作上,中国援助非洲的策略比较成功,那就是帮助非洲人民发展低水平的低要求的工业,这种低水平工业实际上在市场体系内是劣势地位,但却是一种很好的市场化训练。相比较于什么也不发展,即使参与底层协作,对于贫穷国家也是利大于弊。
二,市场是优胜劣汰的筛选效果。有胜利者就有失败者,但我们知道,平均主义让整体陷入贫穷,市场主义让整体繁荣。一个穷人,在平均主义背景下,可能越来越穷,但在市场主义背景下,即使穷,但也往往比平均主义的大部分人富。对比而言,平均主义或者小农经济,还有很多人饿死,我们这个时代,有很多因为肥胖疾病致死。
三,协作带来迭代升级,没有永远的胜利者。正常的市场机制奖励更高效的协作方式。财富的转移往往是群体性的转移,行业上来看,从一开始的出口加工业转向金融业、房地产,然后转向传媒,然后转向互联网科技企业。在这种机制下,富人穷人可能不停产生,不停转换。在正常的市场机制下,人人有机会努力致富,人人有可能懈怠致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查理王 的頭像
    查理王

    Charlie King的部落格

    查理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