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世上沒有人能永遠獨占一片土地。重點在於尊重,只要不去破壞房子、歷史遺跡、清真寺、教堂等種種先人遺產,只要不去褻瀆這些山坡上的回憶,我覺得妳跟我都有權待在這裡。」

作者利皮卡‧佩拉漢出生於孟加拉(與印度的邊界),父親是穆斯林,但她卻對印度教文化有強烈的情感認同;幼時數次被父親的下屬性侵,但父母卻漠視她的控訴,拒絕伸出援手。在家庭、宗教與國家的分裂後,選擇到英國重新開始。她順利的在英國成為BBC記者並獲上司同儕欣賞,但她卻嫁給一位英裔猶太人(里歐),是位中東事務專家能對中東歷史與當下局勢進行深度分析的知識份子,並以促進中東和平為醫生的志業。

婚後,她為了丈夫的理想也為了家庭,再度拋下一切前往耶路撒冷。在這座千年歷史的古城中,以一位異地人的身分觀察此地的種種亂象,兒時不堪回首的記憶與當地流離的鬼魂相互糾纏,影響她與里歐的婚姻,但她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除了擔心隨時可能碰上的炸彈攻擊,也要為孩子保持中立的教養;透過自己的家庭故事與親身經歷,企圖為以巴衝突找尋和平的方式。

在繼續讀這本書前,需要先瞭解為何同源的兩個民族會彼此在同一個地域廝殺(可先參閱宋鴻兵主講鴻觀的第44, 50, 52集節目)。這兩個民族都是閃米特人,食物相近(鸚嘴豆泥、葫蘆巴醬、阿拉伯什錦扣飯、中東蔬菜球等)、姓氏也相近(阿拉伯中的易卜拉欣,翻成猶太話是亞伯拉罕),宗教上的書籍也相近(妥拉vs舊約),就連內部的故事都一樣。但以猶太人重回以色列後,奪走了長久居住其上巴勒斯坦人的城市、村莊、他們的橄欖跟扁桃果園、他們的音樂跟食物,但卻想一併抹滅掉他們曾在當地生活過的歷史。

或許有些人會說猶太人當初被埃及人攻佔被迫流離到四處各地,並受到各民族的歧視與迫害,如今他們只是取回原本的國土罷了!換個方向想,巴勒斯坦人在當地以居住長達1300年了,好幾個世代都在相同的居所度過,現在一群外人突然走進來說,這塊地好久以前是他們的,並要你們無條件離開家園。(這比苗栗大埔案更嚴重)原本三代居住附近的大家族對,也被以色列以高速道路切開並以高牆隔離,要通過漫長的盤查與審問,才能見到住在數百公尺外的親友。

以猶太人的角度想,整片中東地區全是反他們的國家,天空時常會有針對以色列而來的飛彈、阿拉伯聯軍可能在安息日時對他們發動攻擊,伊斯蘭激進派可能在你我吃飯的飯廳中引爆炸彈...等。為了國土的安全也為了減少兵力駐守而必須建高速公路快速地往返邊界、必須築高牆避免敵對種族的通聯、必須仔細地盤查每個進入以色列國土的人員,避免他們對國民遭受危害。

作者在驅車經過該路段時,一片片細數由混凝土構成的城牆,看著它們將巴勒斯坦人圍起,切斷鄰近村落的日常交流、與世界斷絕聯繫、更無法使用以色列的醫院、學校等便利設施。這條道路也被稱為六十號種族隔離公路。巴勒斯坦作家拉加‧薛哈德曾說;「他們有什麼資格主張這片土地的所有權?那些殖民建築打從結構開始,就有一種佔地為王的姿態。為了在山頂上建造殖民區,他們把聖經中層出現的丘陵地砍個精光,改種上蔓生的白色紅頂混凝土之城,這不但褻瀆了地景也使野生動物流離失所。」

比起薛哈德的話,我覺得書中的某段文字,讓我對於巴勒斯坦人的流離更有感。

『這片綠意盎然的街道上一棟棟豪宅林立,

但如今過往居民已然棄守,

在無人聽見阿拉伯人的聲音,

還有什麼比「鬼之谷」這個街名更能準確描繪此情此景呢?

就連少數在各個咖啡店與餐館廚房流理台後方工作的巴勒斯坦人也保持低調,

對他們的猶太雇主說著一口道地希伯來文。

這些留在當地與流亡他鄉的巴勒斯坦人,

就是二十一世紀遊走在「鬼之谷」這條街上的鬼魂。』

圖片來源

作者身邊有兩位好朋友,(菲妲)一位從小以難民身分在自己的國家成長,憎恨著佔地為王的猶太移民;另一位(塔瑪)則是清楚意識到這裡雖民為家鄉,但其實是個移民。而原生居民菲妲居然需要靠移民女塔瑪擔任她的律師,在以色列申請各種文件來確保她與生俱來的權利「留在家鄉」。移民與原住民共同生活,雖然站的地點相同,吃的食物一樣,但一個內心充滿憤恨,另一則充滿愧疚。這不平衡的心態產生的友誼,到最後也因而走向破裂。

中東的政局向來以複雜居冠,就連當地人也常會誤判政府的判斷。如以色列從迦薩撤離計畫,大部分人都認為那是以色列人釋出的善意。不僅所有的士兵全數撤離,漣一些狂熱分子也都被強制撤出;但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迦薩是反抗的溫床,該地區貧窮,倉庫堆滿著簡陋的火箭,只要該地區沒有以色列人,就可以用切斷電源、水源、瓦斯等方式大力反撲,甚者直接轟炸都不會傷到同胞。

以色列對內也有嚴重的種族階層現象。從入境開始以色列會對每位入境者問家庭背景、種族、宗教、入境目的、到達地點...等,再依據你的回答、長相與護照話分為以下六種階層:

每種階層的待遇都不同,若列入後三種階層,那等待你的將是各種不人權的審查方式。如:行李打開所有衣服一件一件抽檢、全身脫到只剩內褲的盤查審問,合格者入境,不合格者返回前個出發地。若有幸被劃分為第2、3項,進去前還會根據你的目的地詢問你是否有申請旅館或有朋友居住當地,並當場致電確認。被劃分為第一級的猶太人在以色列又按膚色或移民地劃分,等級越高的如阿肯納茲歐洲猶太人所獲得的權益越高,而膚色深的葉門裔猶太人所獲得之權益與優先性則遠落後歐裔猶太人。

針對該地區分別有人提了兩國論(魯賽貝)與一國論(Edward Said)等政治理想,但作者以自身的家庭經歷做對照。她與里歐以不同宗教國籍的身分共組家庭,彼此因為各自的信念與記憶在生活、養育方面起衝突,各自忍耐到極限後相互分居。兩人相互理解現實,一邊放棄過去的依靠獨立生活,另一邊也為了孩子的教養共同努力。當彼此接納並建立起互信基礎後,才再次共同生活,進展到一國論。兩個人不分彼此的信仰、工作,共同支持起家庭,過程中需要彼此的體諒與信任。這對於舊時記憶灰暗的人來說相當不容易,容易因為對方的某個動作引發負面回想。

一個新生兒的出現讓撕裂的雙方再度回歸,經歷過多次的跟隨與拒絕後,雙方都對彼此有更進一步的認知;因為渴望得到一個「家」所能提供的安全感與安心感,超越彼此的需要、超越宗教上的儀式也超越地域上的限制。或許剛開始的相處會產生出許多衝突,因為彼此都在跟記憶中的鬼魂相對抗,但只要能對對方保持好奇心並渴求能在同個家鄉找到歸屬感,就能從新的契機上找到融合的解方。

-------------------------

從以巴事件看兩個親近血緣關係的民族殘暴的對待雙方,再回頭看中台兩國或藍綠兩黨的鬥爭情況,為了認同而對立。原來島嶼內所發生的事(洪素珠辱民、國父的認同、國歌與否等),和以巴之間的衝突這麼相近,兩對立群體間都有足夠的理由爭奪歸屬,也都以各自的利益做最大的規劃,或許兩方也曾想將對方從歷史抹除。但在我們對這塊土地絕望前,先利用渴求安心的歸屬感,多了解對立面的想法並適度的妥協,或許能從拒絕與加入兩種選項間,找到更好的方式進行融合。

 

人物專訪: 利皮卡‧佩拉漢

一千零一夜:巴以衝突根源大揭密

 

PS. 這本書的主題對我來說還頗深硬的,為了寫這篇心得,又花了好長的時間看猶太歷史並思考。很想將中國與中華的關係、藍綠兩黨的關係和以巴做個詳細的對比與探討,無奈功力與思考不到位,無法理出足夠說服自己的想法,只好先擺著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查理王 的頭像
    查理王

    Charlie King的部落格

    查理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