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體中含量最高的成份,因此水質好壞與身體健康有密切的關係。而水源純淨無污染的地方,也常常有美女誕生,甚至還有可以治病的神水傳說。
而所謂的好水該具備的條件是「礦物質」。而依照礦物質由少到多,依序可分成純水、軟水與硬水。
(水硬度的計算單位是mg/L as CaCO3,以一公升含有多少毫克表示。水中的硬度係指水中有多少二價的金屬離子,主要有鈣、鎂離子、鐵、錳、鍶等,通常以碳酸鈣當量表示,鈣、鎂硬度總和稱做總硬度,而硬度主要影響水的味覺。)
純水,又稱蒸餾水:主要是用來清洗(半導體)晶圓或晶片用的水,裡面無任何雜質或礦物質,因此人若長期飲用純水,對身體的健康並無任何好處。
軟水,總硬度在150mg/L以下:通常我們都較喜歡口感滑順的軟水,但因總硬度太低,水分子為尋求穩定平衡的狀態,可能會自周遭環境分解金屬離子,加速管線腐蝕作用。所以充滿水的金屬管還是會生鏽。
硬水,總硬度大於150mg/L:當硬度超過200mg/L,在加熱過程中就會產生水垢或鍋垢,通常口感較濃郁的硬水大約是150~300mg/L。此類硬水特別適合長期飲用咖啡的人,更適合飲用硬水補充。若總硬度大於300mg/L則稱為極硬水,此類水若喝太多易造成身體內結石生成。
電解水,又稱功能水:將水經過電極分解後,產生陰極水與陽極水;其中陰極水內含礦物質的正離子,可抗活性氧、自由基與膽固醇等,長期飲用更可改善肝臟功能。
由於軟水與硬水不同,口感也有差,因此人在不同的狀況下所想喝的水皆不一樣,像運動完後會覺得硬水較好喝(礦物質含量較高)、吃口味較重or較油膩的食物也會適合喝硬水;反之,品嘗清淡的食物就是和飲用軟水。
那一天的水量要多少才適合我們呢?營養師建議,以每公斤30~40cc來計算,如果你的體重是60公斤,每天喝的水應介於1800~2400cc之 間(因應一天的活動量or天氣的冷熱而進行調整),所以當你待在家中運動量較少時,只需補充最低量即可。還有喝的水份定義,是指不含咖啡因飲品及碳酸飲料,所以對於愛喝飲料的人,適必要調整一下自己的飲水習慣喔~
另外,專家也指出喝水的時間最好要分散,不要一次飲用過量的水,一天分7~8次(每次180~200mL)對人體是最容易吸收補充的,因為「牛飲」不僅無法讓身體達到解渴的功效,還易因為大量喝水所產生大量的尿液,額外加重心臟與腎臟的負擔。(所以會有水腫產生,久了還會洗腎,不可不注意)。剛起床也適合飲用溫潤的硬水,可以提振一天的精神(早餐吃得好的原因就在於此)。
以上資料是從My LOHAS 生活誌 24期中擷取並整理的資訊